“你怎么这么说?我方才见那穆公子小小年纪,文雅俊秀,连咱们瑾瑜站在人家旁边都被比下去了。他父亲必然也是个人物啊。”
龚夫人一共四个女儿,她家只同宰辅家做亲,若非是三女儿同程斐年纪对不上,兴许女儿已经嫁到程家了,她长女嫁到袁家,次女嫁给于家二房做长媳,三女如今待字闺中,若是结亲结穆家也不是不可。
但她也得看龚大人的意见。
只听龚大人道:“穆莳是个投机之人,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升官,毫无文人气节,瑾瑜年纪还轻,不懂其中危害,难免看在外人眼中,还以为我们同穆家一样呢?”
龚夫人道:“你这也太迂腐了些。”
“不是迂腐,而是我知道你心中所想,三姐同他不合适,再者我心中已经为三姐择了一门亲事。”
龚夫人问:“不知是何家?”
“是程家,程斓的的独子。”
程斓也就是程首辅的二儿子,在川陕任都督,是个有才干的人。
龚夫人喜笑颜开:“还是老爷眼光毒辣。”
龚祭酒抚须而笑:“你也知道穆家可是八皇子的岳家,门第太高,子弟恐怕金玉其外,至于他那儿我也不指教了,穆莳这个人早年就是奉昭帝狗腿子,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残害了齐潼,你可知齐潼此人,当年若非他指点,我求学无门啊。”
龚夫人当然记得,“那时候你才刚进翰林院,位卑职小,不敢多说什么。穆莳当初……对,当初他就已经是大理寺少卿了。”
“何止啊?他还去西北剿匪。即便是现在,任着中书舍人,还是想让以武压文。若不是奉昭帝最后大彻大悟,袁太师他老人家也不会全须全尾的活下来,最后还进了紫光阁。只恨当初皇帝就没有除去他这个奸臣,瞧他多会钻营,到了新朝,摇身一变,又成了从一品的官儿了。”
在龚祭酒看来,穆莳本就是钻营之人,这次算踢到铁板,二皇子士林中一向名声极好,皇上有意于二皇子,要封太子那也是迟早的事情,穆莳这样的人家他还真不屑于往来之。
龚夫人没他这样刚烈,但也淡了几分心思,元澄也察觉出什么,用完膳就告辞了,正好同一个年轻俏丽的姑娘正对着了。
元澄匆匆告辞,那姑娘有一瞬失神,又进入里间,见她弟弟不甚高兴,不免笑道:“你这是怎么了?方才见你那同窗走了,你又这个样子,难不成是你们之间闹了矛盾不成。”
龚瑾瑜有些不高兴:“我同窗好难得来我家中,还特意备下薄礼,爹爹却好似对他不喜,明明元澄兄样样都好。”
龚三姑娘心里一动,“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?”那公子相貌生的十分俊秀,也和旁人不同,她自小生的貌美,亲戚或者旁的年轻男子见了一面时常呆住,可那少年却视若无睹一般。
“是右军大将军的公子,爹爹估计是嫌弃人家是武将的儿子,其实三姐我同你说,穆元澄的父亲也是二甲出来的两榜进士。”龚瑾瑜又说了元澄许多不凡之处,“他文章灵巧,诗词清新,策论独到,人又勤勉,再没有不好的。”
正好龚瑾瑜手中又有元澄写的两首诗,龚三姑娘拿起来看了看,不禁心中一动。
至于元澄家来,芸娘还有些诧异:“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?我还以为你们会晚上才回来呢,今儿月色还不错,对月饮酒,也不失为一种风雅啊。”
元澄不是很高兴道:“我看那位龚祭酒对父亲敌意很大,评判我的诗的时候,还说什么穷兵黩武。”
“是吗?哼,他们这些文人当然没事儿,换个朝代,他们依旧靠着笔杆子混的风生水起,奴颜媚骨,什么事情做不出来,正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,负心多是读书人。受苦受难的还是黎民老百姓,三国联合攻打大雍,若是咱们还跟缩头乌龟似的,他们住在京里的大官们当然没有影响,可是边关的黎民百姓呢?若大雍认输,数不清的进贡,那些还不是来自于老百姓,到时候文人们假惺惺的说几句什么苛政猛于虎,哎呀,那就是关心百姓了。”
将士们都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,为了大雍一战,不可否认,穆莳也存在用战事达到升迁的地步,但是他总是亲自去了前线作战,身上伤疤一大堆,可比这些坐着说风凉话的文臣们强多了。
龚家其实芸娘大概也了解些,于家的二夫人李氏当年求娶姝丽做妻,后来没娶成,娶的就是龚家长女,好像自从这姑娘进门,于家似乎就和自家更不怎么往来了。
第229章 御史(三更)
虽然元澄日和和龚瑾瑜关系看起来不错,但终究还是远了,俩家长辈的观念不同,势必日后自家和他也可能会出现分歧,还好这个时候只是在读书,元澄这点城府还是有的,不会轻易去谈论什么朝中大事。
但不可避免,二皇子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,让书院的先生都倍加推崇。
似乎都忘记了还有一群人远在边关浴血奋战,只记得二皇子每每为这些儒生们说的话。
芸娘即便是紧关门户,也知道二皇子如今大不一般了,更甭提陈明喻了,他起初未必看好二皇子,但是八皇子那里投靠不了,二皇子那里延揽,他就不假思索加入了二皇子的阵营,要他说,这也是宸王自己闹出来的。
他自以为养母是夏氏,认为自己在夏氏一事上做的不够光彩,又有福建的事情,对他避之唯恐不及,陈明喻心道,我这样,也是你们逼迫的。
有些事情不要那么非黑即白,他也不是主动靠近二皇子。
但一旦下定决心帮二皇子,那就没有退路了,这些皇子们也不是省油的灯,如今朝廷分党派,不少大皇子党羽消散,二皇子党就越发的坚固和壮大。
好在二皇子吸取大皇子的教训,对手下的人管控极严,陈明喻虽然暗地里投靠,但二皇子也没大喇喇的直接要人办什么事情。
好钢都用在刃上,这个道理二皇子比谁都懂。
陈明喻是个有才能的,却不好掌控,那就不能让他爬的太快了。
书房里的有小厮过来报喜,“大人,咱们夫人生了,生了个大胖小子。”
“是吗?”陈明喻站了起来,脸上似冰雪融化,他高兴的打赏了下人,又去看唐氏和小儿子。
路上碰到了长子陈捷,陈捷生的很像陈明喻,见他父亲久违这样喜悦,有些不解。
还是陈明喻的小厮道:“大爷,是咱们太太为大爷生了位弟弟呢。”
陈捷这才笑着恭喜陈明喻,陈明喻拍了拍他的肩膀,大步流星的走出去了,走到产房前就看到了唐夫人,唐夫人抱着一个红色的襁褓递给陈明喻看。
“好好好,方才我没想到的事情,如今全部想通了,有了此子,我也知道该如何办了。”
那就是不再犹豫彷徨,一力助二皇子。
他的长女甚至还许配给了二皇子母家庞家的一位公子,以示姻亲结盟。
程三老爷就点道:“陈明喻在某种程度上和穆莳很像,急功近利,为了往上爬,真的是不择手段。”
乐氏暖了酒递给他,坐在他身边道:“穆莳和他出身都一样,都是庶出,又都与夏氏有缘。”
“你说的都是面上的,这俩人主要是在仕途上,都是做最冒险的事儿求得功劳,你看穆莳那里,文武两边被他占便宜占了个遍,如今打仗,他也要去,内阁他也要去,就是个野路子,其实内阁那几位老大人哪里看的起他。”
那陈明喻还有座师,穆莳就真的是野路子,二甲吊车尾进来的,因为胆子大,专破那些特大凶煞的案子,立了点功劳,在大理寺混出名堂来后,嫌弃自己官位低,又去西北剿匪。
总而言之,在大家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急功近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