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3章 评判入山(1 / 2)

大宋燕王 战国萧烟 1872 字 11天前

五天后,清晨,随着杨丛义一声令下,第一支队伍由罗聪任主将、周平任副将从营地出发,向东边的山上开去。

午时,再一声令下,第二支队伍随后进山追击前军,主将苏仲、副将张富。

杨丛义、沈缙作为评判,随同进山,清尘提剑护卫。

当天下午,苏仲营一路打听,探知了前军行进方向,苦追三十余里,不见罗聪营的踪迹,日暮时分,在一山脚就地扎营,埋锅早饭。

杨丛义、沈缙二人作为实战观察员,在清尘保护下于苏仲营半里之外的一处高地安营休整。

他们吃着干粮,喝着凉水,望着不远处的冲天浓烟。

“沈兄,你觉得苏仲与罗聪谁胜谁败?”杨丛义忽然问道。

沈缙一愣,随后回道:“以我所见,苏仲很难撑过今晚。”

杨丛义转头笑道:“哦,为何?愿闻高见。”

沈缙面皮一红,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:“大人不要挖苦我,我哪有什么高见,不过是以常理来推测罢了。”

“那也说说看,是否跟我想的一样。”杨丛义笑道。

沈缙思索片刻,而后回道:“罗聪营先行半日,后苏仲进山之后一直跟着他的行军路线,就双方相互掌握的行军消息来看,苏仲营一举一动一定是在罗聪监视之中,而苏仲却不一定能得到罗聪营的准确消息。罗聪先行半日,他能从容布置埋伏陷阱,若他料到苏仲今晚在此扎营,很可能就会在这山上埋伏,就算没有料到,以他们对这条进山路的熟悉程度,要想趁夜回来偷袭也不是难事,罗聪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,以我所见,胜败就在今晚,而战败的一方,必是苏仲无疑。”

杨丛义点头道:“沈兄言之有理,若罗聪有心在此地交战,苏仲确实必败无疑,对手在前面,他却在山脚下扎营,两军交战,对方顺势而下,势如破竹,他只能转身逃跑,若是半夜突然袭击,苏仲无处可逃,恐怕连回去的路都找不到。”

沈缙见杨丛义的判断与他相同,心下一喜,马上回道:“确实如此。”

不过,杨丛义随后又说道:“如果罗聪没有抓住这个机会,等明天苏仲翻过这座山,恐怕局势又要逆转,罗聪不敢战,他便要拼命往前跑,寻找有利地形,借用地形地势之利与苏仲一战,前方探路,寻找地形,必要花去不少精力和时间,而苏仲埋头赶路,沿着罗聪的行军路线一路追赶,两军之间的距离会很快缩短,到时候着急的就该是罗聪了,一个跑,一个追,两军士气一盛一弱,胜败不言自明。所以,若苏仲今晚无事,明天翻过这座山,战场胜利便是他的。”

沈缙细细一想,抬手道:“还是大人思虑周全,我只看到苏仲败,却没看到苏仲胜,佩服佩服!”

杨丛义呵呵笑道:“哪里,没想这么多,那是你对他们了解还不够多,等你跟他们真正相处的时间够长,了解他们的行事风格,看清他们性格优劣,便能做出合理的判断。”

沈缙点头道:“大人说的是,虽说我认识他们已经三年,可真正跟他们相处的时间确实不多,以后一定多抽些,多了解他们一些。”

“我们坐看今晚是热热闹闹的一晚,还是安安静静,无事发生吧。”

杨丛义一语罢,三人于树下抬眼望云烟,坐看双方胜败输赢。

山中,天很快暗了下来,不远处苏仲营地还能看到点点火光,在夜里异常明亮。

两方小小的帐篷在树下撑开,清尘在一丈之外洒下驱虫药粉,今晚就要在山中露宿,上次在山野露宿还是在三年之前。

暗夜无事,杨丛义与沈缙在树下又聊到《梦溪笔谈》,追忆回易南洋西洋诸事,谈起海外诸国所见的各种技艺,杨丛义暗示沈缙还是多研究研究应用技术。

但对方如今的心思都在军中,技术研究早就放到一边去了,一心想着如班定远一般,投笔从戎,为国效力,征战沙场,建不世之功。

见沈缙眼下无心技术研究,杨丛义也就不再强求,以后有得是机会,再慢慢引导吧,毕竟打仗也是需要技术的,军器监各大作坊,哪里不是技艺精湛的工匠,只要时机合适,他一定会重新对技术研究感兴趣。

跟着军队走了半天山路,沈缙早就累了,不到二更天,便回了帐篷休息。

杨丛义睡不着,独自一人在树下坐着,望着山间的明月星辰。

不多久,清尘从旁边的帐篷里出来,靠树站着。

“外边蚊虫多,进入休息吧。”杨丛义抬头轻声说道。

清尘没有回话,片刻之后,再杨丛义身旁的石头上坐下。

“你说这儿像哪儿?”清尘望着天空轻声问道。

杨丛义奇道:“这是义乌啊,还能像哪儿。”

清尘默然,过了一会儿才道:“这儿像不像天柱山,你后背被贼人砍伤,在林中望月作诗那个夜晚?”

杨丛义一经提醒,稍一回想,马上笑道:“还真像那个地方。”随后却感叹道:“时间过的可好快,转眼间就过去了五年。”

“是啊,五年了。你还记得当年你作得那首诗吗?”清尘忽然问道。

“这我哪儿记得住,五年前随口一说,早就忘了。”杨丛义摇头笑道。

话音刚落,却听清尘吟道:

天上悬明月,林下卧少年。

那年风云变,一梦回从前。

天意何捉弄,身在山林间。

习得半招技,方离大别山。

路遇不平事,太湖县里冤。

青天救一命,从此不得闲。

为酬知遇恩,奔波山水间。

一动无小事,谁知苦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