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0章 倒袁手段(2 / 2)

国势 月影梧桐 2253 字 2天前

“经验交流、学习由总政治部主管;演习方案由参谋部具体制定,四月底之前务必给我过目。”

“是!”

让袁世凯大失所望、惊恐不已的事情终于发生了,4月2日、3日,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先后将应桂馨、武士英二犯解交上海地方当局。此时,原本远在日本孙中山已接到黄兴地电报,得知宋教仁被刺身亡,极为悲痛。立即从长崎致电,要求党人全力查明宋被害的原因,然后本人迅速收拾行装回国。

黄兴消息灵通,已隐约得知了内幕,心情很是沉痛。在孙中山和黄兴等国民党人的强烈要求下(其实他们不要求,秦时竹也会要求程德全等人公开证据),4月5日,程德全等人将查获的函电证据公诸于世。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确切地证据就是那些往来函电。

这些确凿的宋案证据公布后。舆论哗然,证据再明白不过地暴露了袁世凯是暗杀宋教仁的元凶。在孙中山、黄兴地要求和舆论地压力下(此时人民党的舆论也汇集到了国民党一边,形成了合力),程德全在公布宋案证据地同时,以案件牵涉到国务总理赵秉钧为由,提出组织特别法庭审理此案。国民党人强烈要求传讯赵秉钓,逮捕洪述祖,追究主名。他们所说的“主名”指地自然就是袁世凯。

孙中山于宋案发生后看清了袁世凯的反革命真面目,坚决主张非去袁不可。在他看来,随着宋教仁的被暗杀和政党政治的破产,南方国民党人同袁世凯北洋集团的矛盾已公开激化,刀枪相见只是时间问题。当然。他不放弃最后一丝努力,和黄兴于4月6日联名通电,要求严究宋案主名。

收到这样的电报,老袁自然是急得不行。一方面情况对己已是不利。另一方面国会马上就要召开,他生怕即将召开的国会将他从总统的位子上赶下来,更怕国会质询赵秉钧,最后供出自己。但他又不敢拖延国会地召开,一旦这样,在法理和政治上只能更加被动。

4月8日,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开幕典礼还是按照先前通告,在北京新落成的众议院议场举行。这天风和日暖。街市通悬国旗,自上午9时起,议员们身着特制礼服陆续齐集会场。其中有参议员一百七十九人,众议员五百零三人,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皆列席,其他内外观礼代表千余人,每个人都喜气洋洋。但细心的人可以看出,出席的国务总理赵秉钧虽然衣冠楚楚。但注意力似乎不太集中。仿佛老是在思考什么事情。

10时,当筹备国会事务局委员顾鳖宣布典礼开始。拱卫军鸣礼炮一百零八响以致敬的时候,赵秉钧似乎才刚刚从沉思中惊醒过来,反应稍微有些大,这样重大地日子,总理居然是这种反应,不得不让人费思量。

原本国会开幕,袁世凯打算亲自前来的,但是由于宋案发生,京城谣言四起,更有激进的代表宣布:“自正式国会召开后,临时政府自然失去效力,若袁世凯前来,不当其为大总统,只视之为普通国民尔,绝不列队欢迎。”为避免这样的难堪,只好派杨士琦代袁出席,并毕恭毕敬地致词说:“我中华民国第一次国会正式成立,此实四千余年历史上莫大之光荣,四万万人亿万年之幸福。世凯亦国民一分子,当与诸君子同深庆幸”,并高呼“中华民国万岁!民国国会万岁!”

由于袁世凯对国会地虚伪态度和杨士琦的卖力表演,增加了不少国民党稳健派议员以合法斗争解决“宋案”的幻想,至于国会中人民党的议员,则是一副高调,他们所筹划的,是如何尽最大努力控制住两院。

配合着程德全、应德闳对宋案罪证的公布和孙中山、黄兴要求严究宋案主名的通电,国民党人对袁世凯展开了更加剧烈的抨击。黄兴满怀悲愤,奋笔书写了挽联一副,上联是:前年杀吴禄贞,去年杀张振武,今年杀宋教仁;下联是,你说是秦时竹,他说是赵秉钧,我说是袁世凯!此联一出,立即传遍大街小巷,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予以刊登。

在秦时竹有条不紊地布置应对方针时,国民党对“宋案”究竟如何处理,发生了根本性地分歧。

孙中山从日本返沪的当天晚上,就在黄兴寓所会商宋案对付办法,陈其美、廖仲恺、居正、戴季陶等一干国民党高层都参与。由于已经弄清刺宋由袁世凯指使毫无疑问,孙中山对袁世凯的幻想完全破灭,主张速战。

他语调低沉而缓慢地说:“袁世凯此人,天性恶民,反复无常,固其一端;他之所以敢于如此胡作非为,一是因为革命方略不行,这其中,我将临时大总统一职让袁,乃是我犯下的最大的政治错误;二是因为在中国,*之毒麻木人心,习于旧污者,视民主政体为仇敌,欲除之以为快,这些封建遗老和祟尚旧习者趋重于袁世凯,以其为推翻民国之工具,而袁世凯亦利用之以自便其私。一句话,袁世凯现已成了反动势力的总代表。”

大家点头表示同意,袁世凯是非去不可,但如何操作呢?在事实上颇有难度。

孙中山继续讲武力倒袁的必要性:“经过宋案,袁世凯铲除南方党人势力之计划已经可见一斑,狙杀遁初只不过是他的阴谋地第一步,向六国借款练兵用于军队,便是第二步,往后,还有更狠毒更器张地第三步、第四步……看起来,我们南方革命党人非用武力倒袁不可了。”

他催促道:“诸位,有何见解,请发表吧。”

黄兴虽然愤怒,但还不失冷静,说道:“上海及南方各省党人均持以法律斗争为主的讨袁对策,况且目前凶犯捕获在押,罪证确凿,法律斗争权为有利,攻势也强。”此言一出,得到了居正、戴季陶等稳健派地支持。

孙中山不以为然,语气平缓而坚定地说:“不不,依我之见。对袁世凯是非用武力不可,我们应该立即组织军队。宋案证据确凿,人心激昂,民气奋发,正可及时利用,否则时机一纵,后悔无及。”

黄兴迟疑了一下,不紧不慢地说:“我也曾闪过一念,想趁党人和国民无不激情之时,兴师问罪,兴兵讨伐。可本党所掌握的军队不仅数量少,且有一大部分尚在训练之中,势薄力单,实在难以与北洋军作战。民国既已成立,法律并不是没有效力,而且南方武力不足恃,急遽发难,必致大局糜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