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父爱如山2(2 / 2)

锦宝这孩子,演的这个角色,就是一个自来熟,能够将周围的事情,闹得天翻地覆的小孩儿。

但他也是个善良的孩子,会不经意间,带给身边的人幸福和快乐。”

张导说了大概故事梗概。

再提了一下,锦宝这个角色的重要性。

连接老中青三代人。

依靠自己独特的魅力,将一家人带成了喜剧人。

赵香云和江卫民看了一下角色,确实像给锦宝量身订造的一样。

他在家中,就是这样。

如同炮仗一样,一点就燃。

偏偏这燃炮仗的过程中,会有各种各样的事儿。

“赵小姐,江先生,你们两个,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?觉得这个角色怎么样?”

赵香云看向江卫民。

江卫民:“我觉得挺好的。香云你呢?”

“我也觉得挺好,和锦宝的性子,也有异曲同工之妙!”赵香云道。

既然你们两个对角色没有异议,那我让锦宝准备一下,演几个片段。

说再多,不如实际演来的重要。

赵香云和江卫民,都表示同意。

张导亲自跑去和锦宝说戏。

小孩儿听话又懂事。

看了几遍台词。

搞清楚一同搭戏的人是是谁之后,就入了场。

赵香云和江卫民在评委席坐着。

台词锦宝已经背好了。

导演一喊开始,他就入了戏。

短短几句台词,不仅台词功底了得,配上各种表情,也是特别符合人物形象。

张导看的都呆了。

他知道,秦导亲自介绍,锦宝肯定不是什么省油的灯。

可这演技,却是让他折服。

这个叫张浩的小孩儿,似乎就是为他量身打造。

就是他一般。

现场很快就被锦宝诠释的角色,逗得哈哈大笑。

赵香云也在其中。

等到台词说完了,表演结束了,现场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。

张导直接招手,让锦宝过来,“锦宝,你演的很好!更准确的说,你就是这个角色,我看不到演的成分在,完完全全相信你的角色。”

锦宝这会儿还是一副嘻嘻哈哈的样子。

“谢谢导演!”

张导:“你想不想演这个角色?”

锦宝看向赵香云和江卫民,“你问我爸爸和妈妈吧,他们是我的监护人。他们同意,我才能拍戏,不然我不能去的。”

张导连连点头,“说的是,你未成年,这些事情,应该和你爸爸、妈妈商量。

不过我先问问你自己的意见,你是怎么想的,想不想演这个角色?”

锦宝:“我想演,我看了下剧本后面的故事,好好玩儿。”

“那就好,我去和你爸爸、妈妈争取你。”

涨到高高兴兴的找到赵香云和江卫民。

“赵小姐,江先生,锦宝的演技很好,超乎的我的意料,我现在想问问你们的意见,你们放不放心,将锦宝交给我?”

赵香云:“张导,你这个剧本我们也很满意,但锦宝还是个小学生,他还要上学。”

赵香云很喜欢这个故事。

也喜欢故事里的锦宝。

但是锦宝是学生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
张导:“这样,我给他找补习老师,学习他现在是什么样子,我和你保证,不落后,行不行?这部剧之后,等锦宝再大一点点,我再给他争取一个主演的机会。”

张导不是一个喜欢随便给人承诺的人。

但是承诺了,就一定会做到、

赵香云:“我和我爱人再商量一下,明天给您答复行吗?”

张导虽然担心夜长梦多,可不能强迫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。

“行,我等你们二位的答复!”

怕竹篮打水一场空,张导又道:“不知道二位发现没有,锦宝身上有种神奇的力量。让人的目光,不自觉的会落在他身上。这种人,通常有成为巨星的潜质,我不说巨星,但我想让锦宝发挥所长!”

赵香云:“我们一定会认真考虑的!”

赵香云要带锦宝回去。

他身上那股子劲儿,还没消耗完。

在回去的车上,不仅叽叽喳喳说个不停,人也动来动去的。

一会儿说这个,一会儿说那个。

但他很乖,没有问赵香云和江卫民的想法。

给赵香云的感觉,就是很淡定,天塌下来,也和自己无关一样。

回了家,他嚷嚷着要去学校。

赵香云倒是好奇了,出门那会儿,还不爱学习的人,这会儿倒是乖乖听话了。

她都想着,是不是上午的话起了作用。

让他在家里吃了饭,江卫民送他和向阳去学校。

就剩下赵香云、陈五月和赵志远还有两个孩子在家。

陈五月一直好奇上午的事儿,这会儿也大大方方的问出来了。

赵香云实话实说,他们去找了导演,导演的各种反应,等等。

“那你们呢?你们是想让他去,还是不想让他去?锦宝自己的意见,又是什么?”

“他的意见,肯定是想去,他不会拒绝这种拍戏的机会。”赵香云说。

尽管,他很乖,主动权给了赵香云和江卫民。

“你们还是担心他学习的事情?”

“是啊,孩子太小了,一旦开了这个口子,往后可能大部分时间就是拍戏,念书的时间更少!”赵香云道。

这一下,陈五月也不说话了。

半大的孩子,在农村,都要念书的。

锦宝有读书的条件,这要是不读,可咋整?

赵志远似乎有不同的意见。

“我觉得,这件事,只要是锦宝喜欢的,你们不需要考虑其他!”

“可他的学习……”

“他若是喜欢演戏,为演戏付出一些,也是应该的!休息的时候,他可以学习。以前他有贪玩的理由,现在他可没有理由了!我相信他,你们给他机会,他也会给你们回报。”赵志远道。